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西安)

发布时间:2024-11-30

001



西安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项目
XI'AN ART MUSEUM YOUTH ARTIST SOLO EXHIBITION SERIES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西安)
When the World has only Heaven and Earth——Jing Zhongyue Concept Painting Itinerant Exhibition(Xi'an Art Museum)

展期 | Duration
2024/12/6-2025/1/2
周二 – 周日 Tue.-Sun. 10:00-22:00
开幕 | Opening
2024.12.6 15:00
地点 | Venue
西安美术馆二层4号厅
Hall 4, 2 / F, Xi'an Art Museum

主办机构:西安美术馆  北京云上美术馆  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
Organizers:Xi'an Art Museum  Beijing Yunshang Art Museum  Rainbow Box Art Museum
学术支持:中国文促会艺术科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机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  李可染画院数字与创新艺术研究院  中国抽象艺术联盟  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

总策划/艺术总监:杨超
Art Director:Yang Chao
学术顾问:王端廷
Academic Advisor:Wang Duanting
学术主持:赵成清
Academic Host:Zhao Chengqing
策  展  人:郝青松
Curator:Hao Qingsong
特邀批评:张海涛
Invited Critic:Zhang Haitao
艺  术  家:井中月
Artist:Jing Zhongyue
策展助理:徐若馨  侯舒婷
Assistants of Curator:Xu Ruoxin  Hou Shuting
展览执行:樊林福  黄莺  宋岗  张一弛  何依航  郝聆溪  刘丽君
Exhibition Team:Fan Linfu  Huang Ying  Song Gang  Zhang Yichi  He Yihang  Hao Lingxi  Liu Lijun



 前 言 


  一般而言,世界由天、地、人三部分构成。中国古代的整全世界观追求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西方世界在反思现代性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当代哲学家也提出要回到天地神人的古典世界关系。天、地、人,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关系结构,一旦其中一个因素发生突变,就会带来整个结构的坍塌以至成为废墟,比如现代性废墟正是人本主义带来的历史危机。

  毫无疑问,在被造物的世界里面,人类是最尊贵的存在,也是万物的管理者。但是,人性的张扬不可以越过稳定世界关系结构的界限,人文主义如果成为人定胜天,现代性的异化就不可避免。如此看来,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稳定是一个理想关系,现实中只是相对稳定,张力之间的平衡蕴含在稳定之中。因为人性独有的自由意志,破坏稳定关系的往往是人类自己,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是人性危机和人性灾难。试问,瘟疫和战争哪一个的源头不是归结到骄傲的人性本身?

  如果,所有人类忽然离开世界,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当世界独有天地,会是怎样的景象?

  井中月的艺术作品从此处切入,设想了一个独有天地的伟岸世界。大地广博无垠,星光灿烂辉煌,天际神秘高远,从亘古直到永恒,都是应然的样子。作为人类,芸芸众生寄生于世大多苟且偷生,几乎已经忘记了都市之外自然本来的模样,也不曾想过人性的纯粹和干净是什么?满目皆是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所以,需要有一种方式比如艺术,唤醒我们人性中沉睡的良知,让我们从超越的视角审视内心,追问世界本来的景象。

  井中月的作品分为三个系列:要有光、星丛、无人区。自上而下,也自内而外,描绘了一个未被人类干扰的天地世界,伟大而壮观,与现实中熙熙攘攘的人间世界分别为圣。

  当世界独有天地,只是一个假设,但为了其中人性的归回,主动假设就成为充满张力的理想。世界需要乌托邦,正如人性需要回归。


郝青松
艺术批评家  策展人
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





  井中月长期致力于美术史论研究,在油画院的工作中撰写了《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作为一般文化史的艺术史学史》等一系列学术文章,但他内心始终怀有对绘画创作的热忱。

  随着知识的叠加,经历的丰富,他试图将哲科思维和人文精神融入到绘画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进而探讨艺术和其他领域的学科融合与交叉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不仅使他实现了对艺术认知的更新,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有深度的内涵。

  井中月通过描绘闪电、星空、大地等自然主题,表达对自然世界、生命存在、时空关系等永恒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使他在艺术创作中有一定的意志力和内驱力。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再现,也是精神世界的视觉图景,体现出具有神秘感、崇高感、秩序感的审美态度和去中心化、非同一性、异关联性的创作立场。

  他以微观的个人视角洞悉美妙的宏观世界,通过视觉艺术语言来表达外在物质世界在内在精神世界的映照,以主体的自觉隐退回应与重构人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世界的处境与未来。

  最后,预祝“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圆满成功!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在绘画实践中发挥自己多年理论研究的认知力,愿此展成为他未来艺术创作的重要起点,也成为一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契机,祝进步!



杨飞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我对井中月的作品印象深刻,但也感到难以准确定位。他的绘画难以简单地归类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或西方风景画的范畴,它们既超越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也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客观再现。他的绘画展现了航空航天时代的天地景象,既有人类视觉所见的东西,也有借助天文科技成果间接看到的遥远星空。他的作品聚焦于星空与大地这两个自古以来便引人遐想的主题,却以全新的视角和手法呈现,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

  首先,井中月的作品在题材上实现了创新。他选择了宇宙星空与广袤大地作为创作对象,这些元素古老而永恒,在他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这些景象,更是在探索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这种题材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视角。

  其次,井中月在绘画技法上同样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他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视角限制,引入了仰视与俯视的新视角,使观众能够以一种见所未见的方式去感受星空与大地。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此外,井中月还巧妙地运用了综合材料,将传统油彩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既具有立体感又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效果。这种技法上的创新,无疑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他以新的视觉经验,同时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拓展了中国已有绘画语言和材料的边界。

  井中月的作品背后有明确的精神指向和价值观,反映了他的知识背景和接触到的人的影响,具有超越社会和肉身、追求灵魂和精神价值的特点。我认为井中月的创作已具有独立面貌,并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可辨识度。他的创作体系在当今艺术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构建了一个新的视觉与心灵的世界。

  我期待并相信他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王端廷
著名艺术批评家  西方美术史学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部分展出作品 


——  要有光  ——


002
两重天  200×150cm  布面综合  2022年



——  星  丛  ——

003

非同一性的星丛  45×60cm×32  木板综合  2020—2022年




——  无人区  ——


004

冰湖大雪  121×122cm  亚克力综合  2022年




 策展人介绍 


005

郝青松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

担任多项国际艺术展览顾问及评委,多家媒体专栏撰稿人,批评写作聚焦当代艺术转型与思想史转型问题,倡导当代艺术的价值观更新,关注废墟艺术、灵性艺术、艺术社会学等方向的研究和策展。


学术论文:《最后的晚餐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祛魅与返魅》《中国当代艺术的政治诉求与现实焦虑》《走出意识形态——社会学转向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视野》《废墟之中,艺术何为——当代艺术转折时刻的价值思考》《前卫,还是庸俗?——消费社会与抽象艺术》《谁之立法——当代艺术史写作的主体价值与知识生产困境》《未完成、不确定、修正与批判——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现实存在》《废墟艺术——追求终极和正义的当代精神性艺术》《当代艺术的价值选择与意义确认》《自然社会人性——废墟景观生态逻辑分析》等。


展览策划:

处境与关怀——第五届爱德艺术展

但丁在中国——当代艺术展

表现的形状——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

我们是谁?——高更沉浸艺术展

塞尚四季——大型沉浸式艺术展

废墟新生——2023复活节大地艺术展

疗伤一代——妮可巴菲特亚洲大展

……




 艺术家介绍 



006

井中月


1990年,生于河南;
201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7年至今,工作生活于北京。

论文:《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作为一般文化史的艺术史学史》《泛化再现——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再现逻辑及其问题》《平行发展——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艺术演变》《风格学与图像学的争论——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的理论分野》《目光的变迁——从上帝之眼到机械之眼》《错觉的再现与虚假的图像——超写实主义油画何以征服真实?》《西方艺术“现代性”的两条路径——现代主义与前卫艺术》《现代主义本质——格林伯格式艺术叙事》《西方艺术史叙事中的“再现”转向——模仿、再现主义、仿像》《艺术之后的艺术——艺术终结论的产生与艺术史叙事的转向》等。
作品:要有光、星丛、无人区等系列

个展

2024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郑州)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北京)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西安)


群展

2020  第二届京津冀青年艺术双年展

2021  时代新象——南京青年美术邀请展

2021  大艺无形——中澳艺术家邀请展

2021  第十一届“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

2022  世界——当代中国艺术展

2022  无涯惟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第三届作品邀请展

2022  “构•叙—视觉茶经”——当代艺术作品展

2022  时代坐标——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2022  品格——2022京畿春季油画艺术展

2022  致远纳新——2022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作品展

2022  深圳谷雨艺术节“世界变了”主题展

2022  北京青年油画学术邀请展

2022  第四届国际抽象艺术展

2023  第五届国际抽象艺术展

2023  第23届北京艺术博览会

2024  发现风景——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2024年油画作品展

……